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,农民一直都在坚持着种地,为的就是让日常的温饱能够得到满足。而随着农业经济活力的提升,种植粮食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少了,近年来3大主粮的进口量也在增加。而这些农民多半都是在城市里打工,还有一些农民则是种植着蔬菜水果,或者从事着养殖业。虽然这样一来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在不断的提升,但也要确保粮食的主体地位,这样才能让粮食安全防线得以保证。
说起来之所以三大主粮的种植积极性降低,还在于近年来的天灾比较多,同时价格上的逐年下降,农资的成本却在逐步提升,这些都让农民的利润降低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《关于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》正式迎来,为的就是让种地的风险降低,让农民的收入提升。
种地的风险
三大主粮主要指的是:水稻、玉米、小麦。主要是价格太贵,开春以来,种子、化肥等主要农资产品价格蹭蹭地往上涨。去年这个时候,杂交早稻种子一斤还不到10元,而今年普遍涨到了15元左右,最贵的已经达到18元一斤。现在种粮不如买粮合算。”周大伯说,虽然农资价格一直在上涨,但粮食价格却在下跌。周大伯算了一笔细账:以2010年为例,种一亩水稻双季收成大约在650公斤左右,全年收入在1700元上下,除去种子、肥料、农药以及机耕、机收等费用,毛收入还不到800元。
如果算上从犁地到播种、管理、收割的人工,基本剩不下多少钱。当然粮食产生出来后,销售上的难题也很大。如果没有国家的最低收购价保护,那粮食的价格自然会不断的降低。就拿今年的水稻来说,虽然各地都在丰收,但售卖上却有不小的压力。
保收入的保险政策
近日,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制定了《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方案》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,在目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涵盖直接物化成本和地租成本的基础上,通过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,充分保障农户的物权收益和劳动力收益,促进农民增收!
1、完全成本保险,即保险金额覆盖物质与服务费用、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农业保险。(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、重大病虫害和意外事故等)
2、收入保险,即保险金额体现农产品价格和产量,覆盖农业生产产值的农业保险。(收入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农产品价格、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)
综上所述,当然这些保险的费用主要是由国家出资大半,比如说东北和中西部区域补充40%,其他区域补充35%,而那些贫困家庭缴费可以减免。
目前该政策已经在多个地方试点,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在全国普及开来,大家怎么看呢?